本文是江西省委副秘书长、办公厅主任徐延彬同志2011年在青海省委办公厅工作时,发表在《秘书工作》杂志上的一篇文章,现推荐给大家。八段锦,是我国一种传统健身方法,由八节动作组成,简单易学,功效显著。写好领导讲话稿,也有一个“八段锦”。 5 |! C) @4 z/ y
' V/ P0 A1 f, F6 c
2 M& C% W* i6 c0 ?
( H9 |; v' v( B4 i, n, K' g% R
, O0 t+ Y# A; _6 l3 I
2 e. V! X+ g4 N" d% E% n# P4 a7 M
2 T2 r x$ G! X' @7 v5 h: n# x9 I5 [0 z6 c' P6 v* U! r
! D8 a& ]& t% Z( O9 D! I3 b+ j; B0 c) j9 `: O9 @
“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。”富有激情是一篇讲话稿的生命力所在。带着激情写讲话稿,就会灵感闪现,文采飞扬,亮点纷呈,佳句频出。带着激情写出来的讲话稿,群众看了受鼓舞,干部听了增干劲,领导讲了提精神。 0 M4 {8 s! _9 ~. ^7 V
0 H0 ]8 s: B: a- f
0 k3 I, i- l! s. E0 ~
1 U; _6 _; G( r写作中要有三种激情。一是兴奋的激情。接到写作任务,要立即兴奋起来、进入状态。这就好比一个登山家,看到一座新的高山,产生强烈的征服欲。
+ s: M5 d U2 e" U& J1 H( o* g3 J5 ?! F' B$ b$ M. K5 P
* u0 n7 q5 A: i* ^5 T1 P& i* Q' ^- c" G5 y, K% @: Q( A
二是战斗的激情。起草每一篇讲话稿,都是一场战斗,必须务求胜利。为此,要做好吃苦的准备,挑灯秉烛,废寝忘食,连续作战,不胜不还。同时,也要掌握工作节奏,劳逸结合,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。 6 s/ {0 q' E6 R5 \' c
% J" ^# e+ M$ ~8 Z " ^# D' u1 e9 ?, b
, z, b& j# j3 L2 }7 B$ c! B三是期待的激情。讲话的孕育、淬炼和出炉过程,如同一个孩子出生、成长、成人的过程。每一篇讲话稿,起草者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满怀关爱、充满期待。这种期待,会让整个起草过程充满创作的动力。总之,激情是渗透到骨子和血液里的对事业、对工作、对写作的热爱,它如同航船的征帆,鼓得越满,船行得越快。 8 m i% V. t9 P. T' g
% k8 s6 I- K" ~3 m2 Q
5 _) q* ?' S s# |+ Y' u! `' c 5 v' X( P4 T9 W7 E" e% q, S3 {) y, \; x
. t W/ ~- a1 n; w" i2 X! R8 B) S5 c
( O: k( M0 e( d: ?7 C/ i5 R
7 _4 K5 _* k2 H! t1 R+ l, X3 Q: i; u/ E; C# J
# e7 V; Q6 z! Z# ]* H) b& n
/ _- M O3 w3 X6 D! v. D
“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。”领导讲话的“道”和“义”,就是政治方向、政治立场、政治态度。领导的讲话,体现着党的理论、路线、方针和政策,承载着群众的期待、信任和嘱托。 4 o" S3 W1 v4 {& x& I: S$ K
/ `$ t5 X4 V0 w, C; N
/ R4 G& q6 d% w) m
8 @" i, ^. o9 L一方面,领导讲话必须坚持真理。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根本保证。另一方面,领导讲话必须体现民心、民意。起草领导讲话稿时,要始终把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切自觉地渗透其中。只有把握住真理和民心,为文做到俯仰无愧,上不愧党、下不愧民,才能使文字工作更好地担当起以文辅政的职责。
- M& |, d1 f$ H( R3 T3 ]
! v5 {$ [& z. f8 Z + a: |! v/ N d
& \8 b5 g9 ^( f! A( y# o2 k
6 I( B# p( n$ c' i+ c7 s
0 }# N! s% C+ C2 W, M# H# O2 l% g& S$ Q
- h$ H/ F' u4 B# t% | : ]: ?( K# E) d: Q9 K( V) i
* \( ]1 ]; X/ A! N& {! `) R2 }( ?$ S
文有三才,谓魂骨肉。魂,即文章的灵魂、主题、主旨;骨,即文章的结构、框架、体例;肉,即文章的内容。
; z9 n1 ^; }. q
% V$ m! U9 v- @/ p) q0 L3 @
# u% f3 C) [3 K, C0 Z. w. r" u; F9 E, s9 K! ~* A' P: X
一篇讲话稿,魂骨肉三才俱足,才能神定气足,“相貌堂堂”。反之,有魂无骨、肉,则是镜中花、水中月;有骨无魂、肉,则是铁疙瘩、硬木头;有肉无魂、骨,则是棉花糖、豆腐脑。写一篇好的领导讲话稿,必须注意魂、骨、肉的有机结合,以魂为统领,以骨为支撑,以肉为内容,做到精神明朗,体格健壮,血肉丰满,浑然一体。 a. N0 X; s; w; B
( u; ?/ u0 p8 F6 Q# @& Q8 k/ u4 q1 A
! p, B: \! v( Q7 ], w8 ?6 k. u4 J
# `! F1 M/ C9 J% v/ S1 }! x
: m( v4 @/ X9 X8 `
& |+ Q; I% ?+ q9 I4 |; ~% k H
2 }2 C$ h: \; b9 a+ @% ^
- R" J \8 r" z' c; I' {, U) A8 j $ g/ e% I! G; z
( k) e+ [ X: W7 _4 n
定好基调,必须做到吃透上情、摸清下情、兼顾左右、立足自身。
) m' o5 R$ y& G2 s2 P' i7 X/ K6 q% a7 e( C
: d; T4 O) r8 k n
4 M. R$ J/ E" Z" r$ Q% F$ m( p吃透上情,要求准确、科学、全面地把握上级的意图。比如对于一个县来说,上情就是中央的大政方针、省里的要求部署、市里的实施意见。 & I w; c- C0 s$ e
, T! `0 W$ x P1 }$ e( r2 {- c2 m
. W! f' ^; ~3 ?9 ^1 S$ S4 I% u, O
+ d h0 x2 G0 m+ q4 { D( S摸清下情,要求深入掌握所辖单位、部门和地区的真实情况,特别是要倾听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呼声。
' S' _7 W# _4 _
- ]5 [- Y' @7 A2 Y% W # a- J4 N4 p! \9 J2 ~1 w1 m
7 \& t$ R& c* s* W
兼顾左右,要求善于横向比较,学习借鉴兄弟单位、部门和地区的好经验、好做法。
6 Z, J P4 A" c+ X7 h8 r2 s
( o/ \ _# w% r2 R; } 4 b6 R& d' M# D$ G! H: _
8 M4 I9 x& r* \- z# g立足自身,要求对本单位、本部门、本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,清楚自己的特点、特色、特长和差距、问题、不足,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、对策和措施。 ( f& A0 i( ], `; S& _, X& J ?
' _$ F) j3 z: j m1 N: `" q5 f
$ c3 U( x# j/ z7 Y
" S6 E: t& y% Y) d, D基调确定之后,还要注意凸显主题,使主题鲜明如晴空之明月,确定如箭矢之标靶。唯此,才不会走弯路。
7 ]9 z3 ?" L4 H( X0 l) K- E
' x9 R' T+ W5 l; X) ~/ W
9 b! k3 y+ ]( R& S' n
5 I. w: x! z6 t' r3 z/ |4 B
, t" w2 y O% G1 m* b6 R2 g% X" H- U
+ }! b2 J! c! W
' w$ r3 p. f8 G0 A# E) N/ w
; ?" N0 c; i5 m4 z# V& H0 R
, g6 o; K, g# M& \9 h d
讲话稿的结构,必须平稳、牢靠、有力。搭好结构,需要考虑五点。
! x: | B3 C6 Q6 h. s0 J( s: h6 c# i% ?
" ?# `/ i) ^. G6 f" e
0 h0 H& d K+ u% F$ V; B; d
一是制高点,即从什么高度去观察思考,从什么角度来展开论述,也就是通常说的出发点。 ( ~- W H1 O( A; J" c# U
, m/ l, Y( Q+ c
% Y/ `) ?" W1 h/ p1 J) Q9 h- D6 {$ ^& f1 [
二是中心点,最想突出的是什么,最想说明的是什么,最想解决的是什么。 ; S* m* y' V& |. p7 Z
9 a ~4 {9 Q: {$ \
+ H0 C7 }0 O5 {& v( Q, L: D
: b. y+ O- t, J3 e* X( \! f/ r' W8 A% B, e
p V; ~" R" w7 W/ m9 n/ ?
) X8 K8 z( ?: H3 F- V7 h: X
. S4 a; g9 I) {7 J八是“忘”到,稿成要达到让人“忘记”的境界。要忘记个人、记住工作,时刻记住起草领导讲话稿不是表现个人而是反映工作,使讲话始终把握住全局;要忘记成绩、记住不足,不断记取失误,加以纠正、改进和完善,在不断学习总结探求中提高自己,使每一篇讲话稿更加完美。 1 n. D( t% f( q* _# o" t3 a% d$ z
4 @, l" ?3 [" B# S
% X* o- z: Q; g. G: V0 q4 a7 t1 [% _! u- e( m. N! u9 o
(文章摘自《秘书工作》杂志2011年第2期。作者:徐延彬) # B9 M B3 O% R j% N0 E7 o* K
! W; _4 O9 c3 B; a0 v- G2 |. f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