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已至,三伏未过,天气依然酷热,暑气难消。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然而近日各地灾难、事故频发,似乎成了“多事之秋”。南方刚经受了“苏迪罗”台风的严峻考验,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又牵动国人的心,各界为之祈福。多难兴邦,天佑中华。铁树发来述评:“心有感慨,复兴路上坎坷伴,风雨道上意志坚,愈挫愈勇,挫而弥坚!中国人民无往而不胜!”
& I t# f* g& J1 Z大灾大难面前,我们都很渺小,但可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,让社会增添温情,传播正能量。
: r% A8 l9 C$ [. U5 `0 @ P5 l2 r* R% F5 y/ o0 _
一路走来,老秘网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。比如,每年网站都会因为服务器故障、机房维护、源程序出错等缘故,造成持续几分钟甚至数小时的无法访问。至于站内搜索偶尔失灵、与个别浏览器不兼容、视频下载链接失效、演播室视频讲座听不到声音或无法上传PPT等诸多卡壳之处,更是让老猫头疼不已。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,老猫并不擅长,所幸在互联网时代,多数问题都可以花钱解决,可以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。如有不尽人意之处,还请大家多多包涵,且容我们逐步完善。闲话少叙,还是盘点下这半个月老秘网和文稿评改演播室(QQ群:366351120)又有了哪些精彩片段。
7 Z. c: n' g+ S, z- ^
/ K: Q \8 Z' {# h/ v) h
4 J4 f+ P$ ]5 h% s [5 B8 V
% M: ?/ s2 A: \) g5 ~1 s一、站长播报 : a, l; I4 D& Z" Q8 o7 V
! \( n- X6 z5 e1 ^
+ j) g: z" t/ o/ Z
6 B4 I, K' s b) |7 C1.捷报频传。2015年第8期《应用写作》刊用了两位演播室群友的文章:一篇是余之舰老秘的《讲话该讲怎样的话——简析一个见面会讲话》,这也是老秘网第七期征文的特等奖作品。还有一篇是守望者同学的《根深才能枝繁叶茂》,首次投稿便被刊用为卷首语,实属不易。应老猫邀请,守望者将于8月17日晚与大家分享他的写作体会。8月6日桃同学给老猫留言,他代拟的“三严三实”心得体会文章被公司总部网站刊用。8月11日明同学跟老猫报喜,当天早上的竞聘演讲顺利通过首轮考核。8月13日疆同学也在群里发出喜报,获得省特警选拔笔试第一名。有人说,痛苦与人分担,只剩一半,快乐与人分享,变成双份。当然,这些成绩主要是个人努力的结果,与老秘网并无多大关系,但老猫还是非常高兴见证大家的成长,分享各位喜悦。
. y8 O" S% q/ M% \% p+ i% Q' V5 n1 W( c
t5 m0 X0 ?; [' \
4 k: ^' c# p2 t) M/ Y4 E% P3 I
2.精彩纷呈。先说演播室。一是主打以案说法。8月4日北纬30度谈分管领导在产业领军人物座谈会上的讲话写作思路,8月5日李刚英教授例谈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常见病,8月11日清水白石例谈心得体会文章的写作,8月12日春秋续谈以通过为原则的公文写作实操技法及哲学思考(12),8月13日端方以书记在拆迁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为例谈如何拓展写作思路,8月14日房立洲老师带来公文写作系列视频讲座第八讲《例谈公文写作的语言问题(中)》。二是兼谈为人处事。8月3日楚汉争霸带来天地人系列第三讲《秘书能动性的发挥——如何收集群众意见、协助领导决策》,8月6日萧雨语音畅谈秘书与领导的关系(上)。三是插播面试辅导。8月5号由于春秋老秘另有要事,面试专家王智老师临时替补上场进行第二期遴选面试辅导。四是尝试头脑风暴。8月10日演播室推出首期无主题在线交流活动,由余之舰老秘主持,应用写作杂志董总编临时客串,讨论效果超出预期哦。再谈老秘网。第九期有奖征文以晒晒我的文件夹为主题,奖品为秋实的新书《28天,从乡镇到省委机关—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学习感悟》,即公务员遴选备考日记(本书在老秘网的淘宝店代售,网址:http://dwz.cn/201528)。目前已收到来稿9篇,以图文并茂形式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,期待更多朋友热情支持和不吝赐稿。 2 R! u! g6 b& c5 `9 y
x% f" A e+ E$ [4 c) F , V0 I% s8 _8 |2 X I; \8 @
! r( z+ n; v$ n4 e; o
3.功能迭代。最近,QQ群开放了不少新的应用,除原有的群视频、投票等功能外,新增了签到、问答等实用功能。演播室群里每日签到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。老猫考虑下一步把QQ群问答功能用好,各位同学如有疑问可以直接通过群问答发布,等待其他同学或嘉宾解答,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把问答以直观的形式沉淀下来,让更多人受益。另外,今后演播室的每周课程安排也将发布在群问答里,请大家各自留意,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参与讨论。腾讯还推出云课堂和公众号功能。QQ公众号与微信公众号类似,老猫暂无精力建设与管理。倒是云课堂功能值得一试,正在研究如何申请开通。今后可以将嘉宾们的视频授课视频存放在腾讯服务器上,在线订阅及播放,既方便广大秘友观看学习,又能让嘉宾获得应有的回报,可谓一举双赢。 ; t2 X+ Q3 `; `% w! V
: Z: ~# E4 h. D2 M
7 Y$ F, t C; |- G Y# ~ [9 [
3 h5 J7 E) W6 n4 E$ Y
二、观点荟萃
& z3 w0 S j/ L2 V, T C% I6 _2 ]0 c) X; n8 C% D+ r& C! v
7 ^+ @% @+ Y, s
: b4 e4 ?; V7 q F' K8 ?+ j* x. i- _1.写材料、作讲话,要考虑受众的心理。这次会议,既有欢送之意,又有见面之意,在座的都是镇村干部,所以在这个讲话中,我特别注意照顾听众情绪和前后左右的关系。譬如开始就是“今天是个欢送会,也是个见面会,但重点是欢送。”然后就以新主人的身份提议“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×书记和×书记的荣升表示热烈祝贺!”接着讲两位的提拔:“不仅是县委对他们个人的肯定,而且是对××镇工作的肯定,也是对在座全体班子成员、全体机关干部、19个村的支部书记、村委主任几年来工作成效的肯定。”在简要概括肯定镇里几年工作之后,再次提议“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几年来为××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!”,这种尊重受众,照顾左右的做法,既显示了自己的站位和姿态,也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和感情。譬如对下步工作的希望和要求,因初来咋到,但讲话没有讲希望、讲要求,却说了“一点感受,三点想法”,但感受中有态度,想法中有要求。话虽不多,但自认为已恰到好处。(摘自余之舰发表在应用写作的文章《讲话该讲怎样的话——简析一个见面会讲话》)
+ X5 J" r! `4 g7 @. M
; q3 k, L ]( c7 g7 ?5 [猫评:好文章百看不厌。这篇是4月份余老秘的参赛征文,此番再看发表后的文章,感触更深。 ( I7 v# l4 }! r. y' H4 b
9 b3 P3 w1 i9 L
- \" Z: A4 a: B
, M5 a' r# O. n# y 2.有心发帖是一种奉献,用心回帖是一种尊重,奉献与尊重形成一种互动,老秘网就是在互动中成长起来的。大家有时候在讨论如何写文章,什么是文章?就是语言的文字化,我们说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,是阐述自己的观点,让别人回应的。写文章的过程,就是积蓄思想,阐释爆发的过程。大凡大文章家,必定是思想大家,也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高手。大处且先不论,从小处说,回复是一种很好的互动交流方式,你一言我一语,或点赞,或拍砖,不论对错,这里面有你的思想,那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,于作者于读者都是一种收获。好贴是顶起来的,为什么去顶,因为它说出了你想说却说不明白,你没想到它却说了,或者你正要去说的话,那是灯塔,是明星,所有要让它亮起来。如果这种亮光不是因为帖子本身的能量释放出来的,而是由灌水帖支撑起来,即使能够置顶,对作者来说都有种挫败感。如果你真是来学习想写好文章,请尊重授之予渔的作者,你的尊重必定换来更多的奉献,也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。作为一名老秘网成员,永远支持老秘网做精品,把这种高标准传承下去,我期待着,也关注着。(摘自仙道在老秘网倡议书的回复)
3 j& Q) W/ l" C8 M
0 G$ a) j3 C( s9 J( a; y7 p3 _+ C 猫评:老猫郁闷于“心中有而笔下无”,一件小事却总说不明白,看完仙道的回复,总算畅快了。 0 o" y# ?: |/ N2 X/ H$ a
/ A6 A- b: k5 L( ^1 U# J
o% U* n6 h" f9 y0 u! s, a0 F) ^2 n7 R9 G- ~/ H! x7 \6 e
8 l2 N# P% @2 b1 T7 z
3 a1 @& }! O* C3.写讲话,提笔就要写头,我认为头是最难写的。这个帽子就三块:一是铺背景,因为这个讲话是一系列部署后的总结性讲话,所以要体现一脉相承;二是作总结,概括今天的会议都布置了什么工作,大家要贯彻落实好;三是提要求,对全县干部抓好落实所提的要求。(摘自wangzhexiyang的文章《一篇经过30天打磨的讲话是怎么组织的》)
# T2 t8 V/ B7 c- T
% u. A6 T- D: E# g1 b# g! A猫评:掌握常用套路,公文写作也可上演“帽子戏法”。 ( v$ y2 C* k) I8 R( Y* E' p# Q1 d
( h( N2 V; N& |4 I5 w * Q9 C0 ?6 q M5 X4 h. K* L- f
6 `. B/ q& g2 C5 w
4.秘书人员能直接参与一些实践活动,比如一个重大工业项目从招商洽谈到签约落地的全过程,或者一个重大城建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立项审批、征地拆迁、补偿安置、开工建设的全过程,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。(摘自谢亦森的文章《走出“为文而文”的误区》) 8 q U {+ A8 d+ t) }, ~ J9 G
0 h, ^; {' O, y1 z. C' L: J8 F猫评:谢大师秘书出生,现身居高位,其对文秘工作的论述可谓一针见血。 8 ~# g8 r& |# @1 ?
, H, W+ I8 t+ O+ k9 k/ ]# |
6 H$ `% b- s1 v5 d% W6 d
8 r' h3 B* K' p! O5.我的做法是分“三步走”:第一步,以“自我”为中心,打造“工作、生活”两大分支,这个“自我”就是塔顶,是一切材料的汇总处;第二步,以“工作”为总纲,细分“业务、政务、事务”三个板块;第三步,以板块为支撑,加入时间、作者等要素,填充具体材料。根据分类对每个文档按照“年份+类型+关键词”命名,比如XXX同志在2014年全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,就编成“2014领导讲话纳税服务”,这是“建”的过程。(摘自ideal的征文《找到一款属于你的好“牙膏” 》) , {% ^' ?9 y$ X Y6 o" \4 r! s
) ?" t3 B6 x; _7 Y& m猫评:存时费心,用时省心。小文件夹里有大文章。 ! B4 V: S; z" I* C) M0 @; S
, s3 B! z, Q0 ]+ H% j
9 S5 j( A5 }$ W! W2 A# S+ B a! y
% u2 ]1 c# S2 d4 j7 s4 J
6.与领导者之间,在文字表达形成互补,从而打造核心竞争力,窃以为有三:一是化用有术。在文稿中善于化用领导熟知的专业术语,既能体现领导的专业水准,也能体现领导接地气,更能增强观众对领导的景仰度,关键是能拉近你与领导间的心理距离,领导在内心能给你加分。二是卖萌有道。草拟稿子时,适当地卖些小“破绽”让领导做些小修改是必要的。这个的前提是,你对所写的稿子要能游刃有余。三是讨教有方。好为人师和爱听好话,是人性中最致命的软肋。从效用看,给领导一个为师的机会,比说一筐不着边际的恭维话管用多了。(摘自春秋老秘在众秘夜思第200集的讲稿) 4 C1 Y, P# {( S8 t! o
8 Y; B ^$ H; n; Q! X 猫评:文字工作有时比送钱送物更能征服领导,因为它直抵心智、无处可逃。
& n/ V- y" t6 `- t V n& p8 p# A4 E: c6 b6 W# R8 W- x' B* f
! S1 t0 \7 J) c( t2 d
, y+ \7 W/ a. O- V" C1 @1 O
7.当初,我在服务书记的时候,我们那个团队就是非常强的一个团队。强在工作上有几个度。一是高度,主管的副主任对上级精神领会很深刻,很到位。二是准度,有一位同志,每天跟着领导参加各类活动,把资料分类收集,领导意图领会比较准确。三是深度、广度。我和其他一位同志,搜集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,对四书五经这些经典比较熟悉,在资料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上,比较自信。四是精度,这个是我们在每篇稿子形成以后,逐句念,把文稿口语化,根据会议的参会人员,进行修改,使方向适合听众要求。通过努力,让自己的团队越来越完美。用完美的团队应对不圆满的天和地。(摘自楚汉争霸在众秘夜思第194期的发言) 6 P5 w$ Y2 H, ]/ Y
" z/ S. L0 ^4 C5 X N5 S 猫评:羡慕楚汉的“梦之队”,在优秀团队中工作,即便加班熬夜也是心情舒畅的。 ' \$ \% ^9 y9 C$ d1 q
$ e4 v" S& v7 x: a4 a; o: l3 U6 h7 v2 j9 \7 z" z& z6 A
0 R) s4 F3 M" X: U2 A; e2 i - H; R" n$ N* }/ [4 E1 h/ m
& S9 j4 g3 o( W+ L |& O$ R0 J- q
11.一要善于同中求异。同义词,近义词的使用,应灵活变化,避免重复。句式的变化,长句与短句相结合。抑扬顿挫,新奇感强。主动句与被动句相交替。肯定句与否定句相配合。陈述句与疑问句相呼应。文言句与白话句相衬托。二要力求统一和谐。词法上的特征是使用雅语、敬语、成语、反语和强调语等词语。在句法上主要表现在提前、重后、省略、简缩、回文等句式的使用;在章法上卞要是常用分条、摄要、总叙、结束、引据、插注、批语、实定与虚定等。在辞格上使用借代、回环、顶真、设问、反问等手法。三要灵活采用多种语言表达形式。恰当运用形象的语言。群众批评那些见酒而不讲原则者:“筷子一举,可以可以;酒杯一端,政策放宽。”形容讲人情者:“三个大公章,不如一个好老乡。”“穿的粗布衣,吃的家常饭,腰里掖着旱烟袋,头戴草帽卷。”(摘自房立洲在老秘剪裁第51集的讲稿《例谈公文写作的语言问题》)
6 w# i1 [8 e. H/ M5 w/ V% M0 O# i2 C. k1 k! |5 o c$ N
* [6 g5 F& l8 U8 o
2 d A' n# u. 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