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《文稿,还能这样写》作者雄文《笔杆子碎语》作者王一端《机关文稿写作入门》作者杨新宇《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》作者何新国
最新《公文写作培训课程》直播间《公文写作百法例讲》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、《老秘笔记》作者老猫《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》作者胡森林
开启左侧

习近平政协讲话中的那些古语古训,你知道出处吗?

[复制链接]
老猫 发表于 2014-9-24 20:13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文稿修改演播室---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!
 

8 {, N5 V# g* p# O      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,讲话中多处引用古语古训。这些古文凝聚着中华民族先贤的智慧,背后的典故、出处皆大有文章。$ X% ]" ], h& L

0 c9 [0 c2 H: i  1.“履不必同,期于适足;治不必同,期于利民。”! D  E" d- c4 m% T4 Y
# ~5 z, a$ g. K' C. {' w+ h
  典出:(清)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五》: J$ c! P0 j' c/ r% ~
  原文:“江河百源,一趋于海,反江河之水而复归之山,得乎?履不必同,期于适足;治不必同,期于利民。”7 ^$ P& ], {5 l. B! _
  释义:鞋子不必相同,期待的是它能适合脚。治理的方法不必相同,期待的是它能有利于人民。比喻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。% U' l) G, s0 p
  2.“大厦之成,非一木之材也;大海之阔,非一流之归也。”& n( _/ k' w  w& c

' m& c+ @7 j( z+ y) r0 O* U  典出:(明)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
; S. p% B1 U7 [  原文:“臣闻大厦之成,非一木之材也;大海之阔,非一流之归也。”1 M) e, E, N% |: U5 c# b% }/ b
  释义:高大的房屋建筑的建成,不是靠一棵树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;大海之所以辽阔,不是靠一条河流的水注入进来就能形成辽阔态势的。" O  q6 o5 _" h8 Y7 P/ e; I9 F
, \& E. t- X& Z  f3 x/ ]
  3.“名非天造,必从其实。”
4 B; J0 ]1 ^- [' \: ~8 l1 _
& O9 p3 ?% D0 ]# a8 H" E  典出:(清〕王夫之《思问录·外篇》
$ n* a, U) e+ t3 `+ b1 A! z  原文:“非天所有,名因人立。名非天造,必從其實。”
- a" X8 w. a' }1 l  释义:名称并不是天生造成的,必须依据事实。
5 s, g  D% n; k1 v. `  K+ _5 t
- _" g7 U" i  z" U, E" Y, W  4.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。”
3 Q* [. u: J8 O6 N' O3 b" b/ ^+ [$ Y- E( B4 F8 ^) ~: g) s
  典出:《管子·牧民》
, K! r2 ?4 x! T  原文:“政之所兴,在顺民心。政之所废,在逆民心。民恶忧劳,我佚乐之。民恶贫贱,我富贵之,民恶危坠,我存安之。民恶灭绝,我生育之。”
' V; u) u! @7 N! J" m- N% c  释义:政权之所以能兴盛,在于顺应民心;政权之所以废弛,则因为违逆民心。$ W" c. M% c  w5 Y7 ~! H
  5.“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”/ C2 ^& R$ V. i/ U7 `1 V5 B! }
; q. N0 d$ P" G7 I4 R
  典出:《尚书·泰誓中》8 D1 @, n& o3 x4 @4 k& C
  原文:“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,今朕必往。”
- r; m* \" X: \  释义:天所看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看到的,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听到的。  G) L7 j+ I1 T; S0 z

+ k3 p! z' _, a0 T# g5 B! k  6.“以天下之目视,则无不见也;以天下之耳听,则无不闻也;以天下之心虑,则无不知也”。$ ]# X/ \$ F# x& `5 R

. u0 V. Y! e, t9 K% J, J8 M6 ?  典出:《六滔·大礼》。" z% T1 Q4 T3 K) z
  原文:
4 C$ e0 e0 d- f: _  文王曰:“主明如何?”
& N7 w2 ]+ w& g8 ^; u  太公曰:“目贵明,耳贵聪,心贵智,以天下之目视,则无不见也;以天下之耳听,则无不闻也;以天下之心虑,则无不知也。辐凑并进,则明不蔽矣。”
- n" j* G4 F9 J7 X* ~( |# H  释义:依靠天下人的眼睛去观察事物,就能无所不见;利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倾听意见,就能无所不闻;凭借天下人的头脑去思考,就能无所不知。! B. N+ r' c  W& E- a3 p
' P% Q* j* N* ?$ C6 Y
  7.“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”& T# M9 h* H% ~0 ~6 G$ N

5 R8 ?# `* O7 j8 n  c, m  典出:《晏子春秋》  F; u0 P% N) f- x# P$ X' e3 _
  原文:
# j6 B3 _6 L# O8 j6 {3 g  梁丘据谓晏子曰:“吾至死不及夫子矣!”晏子曰:“婴闻之,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婴非有异于人也。常为而不置,常行而不休者,故难及也?”吴生曰:所谓不在三更早、五更迟,只怕一暴,十日寒。读书者当观此。
' h2 P8 P0 \- C) q& K9 g& N  释义:无论做什么事情,只要持之以恒,常常会成功,不是一定会成功;但不努力,则一定不会成功!
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27关注

490粉丝

4182帖子

排行榜
作者专栏

关注我们:微信订阅号

官方微信公众号

客服个人微信号

全国服务热线:

0595-22880819

公司地址: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运营中心:福建省泉州市

Email:506070961#qq.com

Copyright   ©2015-2025  老秘网 责任编辑:释然Powered by©Discuz!技术支持:秘途文化  备案号   ( 闽ICP备19022590号-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