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】表示“数目”、“全”等意思。
; k( o9 a( a& ]+ ]' c【一把抓】做事不分轻重缓急。如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。# h5 ^# w, X7 ]7 K0 Z
【一尘不染】主要指为政清廉,人品纯沽,不贪不沾。0 ^9 h! j, s2 |4 J8 M% V( y; o
【一气呵成】不间断。例:这篇讲话稿是昨夜里一气呵成的。
6 Z: M+ x& b6 n0 }: K, r3 t$ e' k& L【一丝不苟】比喻办事十分认真。
4 g% M3 ?$ G6 r' \5 n, q7 K" \【一度】①一次。例:一年一度的述职活动又展开了。②一段时间。例:该厂由于领导不力、玩忽职守,一度陷入困境,亏损高达4000多万元,近日调整领导班子后,局面出现可喜的变化。
E: }9 T- P# B' ]【一律】①指全体,无例外。例:凡乘机从中渔利或进行破坏者,一律报请当地公安、司法部门,依法惩处。②一个样子,相同。例:千篇一律。$ g. W; v( b" Q8 ~& U2 ]1 V
【一并】合在一起。例:对前期已发的我老秘网市设定与实施的行政许可规定,市政府又制定了补充规定,现印发给你们,望一并施行。! a3 U, d* C" ^0 ^1 ]
【一贯】(思想、作风、政策等)一向如此,从未改变。例:谦虚谨慎、艰苦朴素是他一贯的作风。) V" s3 {' U: R7 d. P$ p
【一再】一次又一次。例: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一再强调的这个指导原则,是从我们三十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。
: u2 z1 w% Z% Q$ J5 Q" j2 X/ O【一概】全体,无例外。例:凡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,务必于本月底之前登记注册,过期者一概不予办理。
& B, v+ K: e# Q' l【一经】只要经过。例:此事已向财政部请示,一经批准,即可执行。
) _* j( u8 L* L& y( D* O7 \8 J【力】“尽力”等意思。
! O2 Y# h% J* j' a: u7 D$ B【力求】努力追求。多用于表示积极方面的事物。例:在新的一年里,我们一定要积极开展工作,力求超额完成税收任务。
; x2 g1 L1 v& O" t% ~" c* g【力戒】极力防止。对象多指缺点或不良习惯。例: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,力戒骄傲自满。
) Y2 i# }9 a0 y9 ~【力争】努力争取。例:力争在三五年内使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、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。
/ a1 f5 D# t, K" Y7 R【力度】①力量大小的程度。例:突出重点,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。②功力的深度,内涵的深度。例:这是一篇很有力度的好公文。
" X" y- y* j/ a" g) B. O【了】助词。公文中多用带“了”的句式,以此表示某项事情的完成时态。例:挖出了一批隐藏较深的刑事犯罪分子、增强了法制观念、开展了增产节约的宣传教育工作。“了”还包含“结束”、“明白”的意思。
' Q; g$ y. k# R! j5 @+ T3 p$ e2 S【了结】结束了。
3 a5 O8 n0 I/ Q2 T* I【了解】调查打听。例:要深入下去,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,以防判断有误。' Z2 @+ O% E6 \/ H
【了如指掌】了解得像熟悉自己的手指和手掌那样,比喻对事情认识了解得非常清楚。例如:对复杂的经济问题,应当深入开展调查,要努力做到了如指掌。
0 d- g$ b$ E# n3 W【八股】明清时科举中的一种考试文体。段落有严格的规定,每篇由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入手、中股、起股、后股、束股等部分组成,从起股到束股的四个部分,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,共为八股,内容空泛,形式死板,束缚人的思想,现在多用来比喻空洞死板、毫无生气的文章和公文。
h6 v% @6 n/ E+ J【于】多用于表明对象、范围、处所。$ z5 }. Q/ n7 \" S
【关于】在公文标题中,常与“事由”合组成一个介词结构。该介词结构的前面加制文机关名称,后面加文种名称,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公文标题。例如《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》。! \7 |& F. L3 S' N% I5 f; L' b$ p$ y
【于下】在下面。多在总结、工作报告的开头转入主体时做过渡用。例如:现将贯彻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通知》的有关情况报告于卜……
! v* Q I0 s! m/ g2 X& |" }1 |' f【于是】连词,表示后一事紧跟前一事。例:由于去年年终对奖金的发放控制不严,于是在我老秘网县刮起一股“滥发奖金风”……,今年一定要引以为戒,坚决制止滥发奖金的不正之风。& n, }3 T' ? Z9 ?
【定于】决定在。例:定于周六上午召开学习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座谈会,望准时出席。
9 F @1 H# Q5 ^8 u) I; d# z5 l6 k【希于】希望在。例:希于接此通知的一周内,将应参加“树立科学发展观研讨班”的学员名单报市委组织部。5 p- [8 P7 t5 O/ u2 d
【鉴于】考虑到,觉察到。多用于引出事情的情况、原因、理由等。例:鉴于今年财务较紧,修建海河二号大桥的项目,拟待财政状况稍宽裕后再行安排。2 C1 ^4 {& e$ k6 Z( A4 T* m- \
【基于】常用于承接上文理由、原因、情况等,以引起下文对主观意见的表述。例:基于上述理由,来函所提的意见需重新考虑。1 M L6 b& O: X8 G* N( O$ G) l
【义】“正义”、“意义”等意思。
4 @7 ~9 a3 |% f/ ~' ?6 ]0 E0 W! r1 l( P【义不容辞】正义的事情需要去做,道理上不允许推辞。例:为群众排忧解难,是我这个当县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$ }" k5 ?: l8 n7 w【歧义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又都是可以成立的。例:公文用语要严防歧义,不能“像雨像雾又像风”。* M( \# _; d* a' M* C! ?/ W% B( I
【凡】凡是:包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。例:凡违反上述规定的,视情节轻重,分别给予通报批评、停业整顿、吊销许可证和经营执照等处罚。' O- a' z6 V* [: V% t
【下】表示“向下面”“发布”“时间在后”等意思。8 G+ T- T* N7 o. J5 e
【下达】向下级或群众发布或传达上级的命令、指示、决定、决议及要求、精神等。例:应当深入领会上级文件的精神,以便准确下达给群众。
, \5 N; f( R* L' D6 A1 F' C5 U1 Q$ e【下列】以下所列举的。例:请注意下列各点。. O+ C1 U( Q. _
【下不为例】今后不能以此为例再这么办。有提醒或警戒的作用,表示只能通融这一次。例:有些人明知违反规定,还用公款大吃大喝,事后以下不为例敷衍了事,这是非常错误的。
: |5 U1 j. {% L! ^6 N% x【与会】参加会议。例:据与会同志的汇报,当前各地防汛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。& c# Q. w- q4 k7 n
【予】表示“给”的意思。7 e! |. K9 p+ l
【予以】给予。例:根据乡、镇各自的人员配备情况,县里在可能条件下对乡镇的人口普查工作将予以帮助。& ?$ @9 z( Z1 }; C2 T& i8 y
【赋予】交给、给予。例:实现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。
2 o: g7 i3 |0 D3 r4 f1 Z【给予】给予通常作一个动词用,带动词宾语。例:上述开支应给予报销。
f5 M4 v* d) M, C【定予】一定给予。例:如有反革命分子或其他破坏分子,乘机捣乱、抢劫或破坏者,定予严办。
9 ?" N$ }+ o" U7 s6 ?/ [' T) s【准予】准许给予。例:凡愿继续服务者,在人民政府接管后,准予量才录用,不使其流离失所。+ l8 a' ~1 U2 \& F; m* P' I0 n
【特予】特地给予、特为予以。例:为端正党风,加强廉政建设,市委特予通报批评,希望市直广大党员干部引为鉴戒,抓学习、讲政治、守纪律、讲廉洁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
# U' l( F Z: `% {- p4 J【请予】请给予。例:以上请示,请予批复。: \! |) ?/ x& m: n) ]( E
【公】这里是“使公开”的意思。. a7 @ Y" P- e. ]( `# U
【公布】公开发布、公开宣布,对象多指法规、规章和其他需要大家周知的事项。例: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精神公布后,立刻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。
# R- V8 N" m! C; b" b% K【公务】有关国家和集体的事务。例:公务员获得应有的权力是为了代表国家执行公务,并不是这种权力的所有者,他们既不能逾越权力,以权谋私,也不能放弃权力,玩忽职守。
% k: _. \/ C$ Y) k【切】“切实”“务必”“贴近”的意思。
5 s# G& ]$ Q; T【切勿】切实不要,千万不要。例:希望我全体人民,一律安居乐业,切勿轻信谣言,自相惊扰。: t1 Q" I; t: U# v3 c
【切实】切合实际;实实在在。例:要根据各尽所能、按劳分配的原则,切实把责任和报酬、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。
' k% T6 r1 U- k& ]【切望】恳切希望。例:以上询问事项,切望函复。
4 W Z0 W" `* ]7 u& M+ f【切忌】切实避免或防止。例:要全面地观察问题、分析问题,切忌片面性。, }: I. r: @' n( s
【切记】牢牢记住。例:切记历史教训,不能再犯错误。9 P( d- [$ {+ ~- ~$ g7 r
【切身】①跟自己有密切关系的。②亲身。例: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,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。
$ i* C F, L! E4 n1 F! ~【中】这里是“中心”等意思。
; K" X" Y/ ~" ?' j0 r$ \【中层】中间的一层或几层。在公文中主要指组织和干部。" [3 Z B9 p* w6 C- A& w
【中心】居中的核心位置。例:办公室在一个单位中处于中心位置,所以,也叫中心机构,它与职能机构相对称。; E$ W5 l) |8 @$ N
【中转】公文处理中的术语,指承上启下,联系左右。, p2 X2 J) h. s6 T) ^4 t
【日】“每天”、“一段时间”等意思。
5 Q/ k; c4 {( M$ t( M【即日】当天。例:关于市委第六届三次会议的闭幕消息即日见报不误。
! |1 I( k7 |. y5 I5 s& e【日程】按日排定的办事程序。例:各级党组织要把“严打”斗争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。8 v' J: F+ v! D+ A
【日内】近几天内。例:第六届全体职工代表大会,日内即可举行。3 l& l8 o% m* m. F0 f: W% ^
【日前】前几天。例:关于抗击“非典”的工作,日前已召开专门会议做了紧急部署。9 I% J R7 a- H
【日志】多指非个人的日记,如工作日志。6 t" e5 }0 S) @" |6 @
【冗】“多余”、“繁琐”的意思,也指“繁忙的事”。
9 f1 e2 B! N. C2 M+ _【冗笔】指公文中多余的笔墨。/ T$ B" c8 p5 n8 k' P t
【冗长】指公文写的废话多,拉得很长。! n9 t- r% D; S" C4 U9 W7 W& Y
【冗员】指机关中超出实际需要的多余人员。+ J1 j1 B# E( N% ]
【冗杂】指繁杂的书物。3 |9 Y" M% S7 d; M5 d
【拨冗】客套话,推开繁忙的事务,抽出时间。例:务请您拨冗出席本届会议为盼。8 @- h9 H! X9 j+ K5 N5 [4 M* k
【不】表示“否定”“不用”“不要”的意思。
% b% B6 @0 L1 Y【不必】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不需要。例: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大事、要事,不必事无大小、样样都要自己亲自过问。
) }5 k! ^2 w' S! }, q7 e【不但】与“而且”“也”“还”连用,以表示递进。例:人民解放军不但是战斗的队伍,也是生产的队伍。7 w) f3 l# N7 N3 ^6 {4 `1 G( `
【不法】违反法律。例:对走私贩私、投机诈骗等不法行为,应予以坚决打击。
5 ]+ ]4 ]3 h2 ~' ]* s9 l' T! q【不妨】表示可以这样做。例:XX钢厂开展增产节约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,有关部门不妨一试。& B( W: h+ P& S' }
【不苟】不马虎。例:全体工作人员都应在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,一丝不苟。
7 U8 M0 L6 Y5 }9 ~: F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