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张首映发表了一篇题为《学问以问为主》文章,他认为“学习以学为主,学问以问为主”。机关文稿写作也是一门大学问。在本周老秘网组织的专家在线答疑活动中,各地秘书朋友积极参与、踊跃提问,共提出十个方面约30个具体问题,充分表明大家是在真学习、真思考、真研究。大家的向学之心,让老猫深受感动。大家的热情支持,让老猫十分感谢。 % X d: N d6 d1 w- y
* h. R* l; z7 w _0 k8 b9 K- ?
本次活动,我们很有幸邀请到了《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》作者何新国老师给大家释疑解惑。何老师最近工作十分繁忙,群众路线教育、暑期学习班、公文写作研讨、应邀授课培训,等等,日程排得满满的,且每一项都是硬任务,推不得,躲不掉,少不了。尽管如此,何老师还是一诺千金、言出必行,经过两天的精心准备,如期与大家QQ在线交流,逐一回答老秘网网友的提问,让老猫心存感激,万分敬佩。相信大家通过何老师的精辟讲解、耐心作答和无私分享,一定受益匪浅,意犹未尽。 * }) [3 n7 c& k" w * T3 a: m: P* e8 s& \ E+ d 由于QQ群14260122容纳的成员有限,加之不少秘友7月13日晚未能在线,所以,这次有相当部分秘书朋友未能现场聆听何老师的教诲。有鉴于此,老猫特将何老师的在答疑实录发布在老秘网“问答”版块上,供大家学习交流。刚好又逢老秘笔谈更新的时间,这次老猫就谈谈在线答疑活动的一些收获吧。; W- V S! J+ @7 X
8 D+ w- x9 X' t收获一:新手入门三件事:熟悉单位、熟悉套路、熟悉领导。从大家提问的情况看,老秘网相当部分网友仍处于入门阶段,尽快上手的心情十分迫切。对此,何老师作了比较详尽的解答,老猫将之归纳为“三个熟悉”。文稿写作的根本目的是部署、推动、总结工作,所以你必须先熟悉单位的性质、职能、主要业务以及上下左右关系,了解、熟悉、研究与本单位工作有亲的历史资料、政策法规以及外围情况。比如党委办、人大办、政府办、政协办虽均为参谋部门、办事机构,但服务的对象不一样,文稿写作的内容、语气、角度、常用文种、审签程序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,必须用心琢磨。机关文稿写作有一定规律可循,常用文种均有规范的格式,有必要买本公文写作的基础教材认真学习,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前人的写作文稿。但是,公文写作有套路,不等于有现成模板可套,不可能一劳永逸、一招致胜,千万不可抱有投机取巧的想法。熟悉领导就很好理解了,屁股指挥脑袋,上什么山唱什么歌,不同领导有不同身份、不同风格、不同思路、不同喜好,对文稿的要求也会相应不同,就是同一位领导在不同场合、不同心境下要求也不一样。建议好好看下余之舰网友的征文《明确意图是前提 ——从一个材料的修改说起》中举的例子。何老师的书中更有精彩的阐述。5 |6 V3 w: s: i
# `. f+ L0 z: E 收获二:成长进阶三条路:读着写,跟着写,找着写。提高写作水平,归根结底,还靠多写多练。当然,机关文稿写作不像文学创作,练笔也不是天马行空、乱写一番。何老师建议的方法很管用。一是读着写,边阅读边体悟,读后有感,有感而发,随性而作。老秘最近在拜读《机关文字五十讲》,写了点小心得,算是付诸行动啦。包括大家在浏览老秘网的文章时,读后如果能够认真回复三两句,对自己也是一种小小的锻炼。不知大家有没发现,一些网友对老秘日记的回复,其精彩程度远胜于日记内容。二是跟着写。一种是何老师所言,任务不在我,别人写我也跟着写,成文后对照领导审定的文稿找差距、学方法,取长补短,为我所用。我想,还一种情况是师傅手把手带着写,师傅讲思路、授方法、供材料、帮着改,但多数秘书是没这么幸运啦。三是找着写。要想在文稿写作上有所成就,务必正面积极认识和看待机关文字工作,从心理上喜爱他,至少要接受他。这样你才会自我加压,主动去写一些东西,大到调研报告、专业论文,小到信息简报、读书笔记。比如,这次一些网友报名参加老秘网征文活动也算是“找着写”啦。/ a; f% k4 R+ \% N
9 \7 O. b6 a4 g9 G9 l 收获三:文稿修改三方法:顺着改,照着改,问着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