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材料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,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、涉及面非常广、十分难以把握的问题。在此,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写作实践,把自己在文字材料写作中的有关心得与体会简单概括为“九要”定乾坤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。# z$ v" F6 F' M# M% ?( |$ \
6 j+ v0 l9 n8 v) ?# m 一、主题要突出——鹤立鸡群,峰出群山。“意犹帅也,元帅之兵谓之乌合”。文字材料缺少主题,便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灵魂,一支队伍失去了统帅。因此,文字材料在写作过程中,必须突出主题,突出重点,无闲事杂物乱意,无奇谈怪语分心。这也直接决定着文字材料的价值,决定着文字材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。如命题《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》,首先要突出经济工作是全文写作的重点,同时要求写其他各项工作时,必须着重写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和促进作用,做到详略分配得当,内容轻重有别。
- ?$ t/ ]! `& ^1 p+ T' v- a2 S$ y# F( h1 z7 s8 Q$ Z$ m$ V
二、层次要清楚——轮廓清晰,整体协调。要像台阶,层次分明,莫像慢坡,缓而无节;要像套餐,有主有次,莫像杂烩菜,糊涂一锅。这就好比“搭架子”,要先把想写的东西计划一下,先写什么,后写什么,安排个合适的次序。“架子”搭得好,文章就能写得有条不紊,脉络分明;如果不会“搭架子”,层次安排不当,写出的文章就容易前后重复、丢三拉四、上下脱节,影响内容的表现。
! x+ z7 C; L1 u' M& w
) v6 G1 A1 f& c6 u- C 三、结构要严谨——前呼后应,经得推敲。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,形式反作用于内容,结构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。如同园林的布局,同样的山石花木,如果不会安排,让人一览无余,就会使人兴味索然;如果安排精巧,就会给人曲径通幽、和谐清雅的美的享受。因此,文章的结构要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固有规律的基础上,做到完整、严谨、匀称。完整即首尾圆合,好比有开头,就需有结尾,不能让文章构成有残缺不全之嫌;严谨指各部分要联结紧密,无斧凿之痕;匀称指层次和段落大小要得当,主次详略要得体,各个部分要搭配相当。这样才能使文章重点更突出,主题得到更充分有力的表现。2 P/ @2 b# k: E8 E
+ ^; p6 G5 c( n, ^4 A
四、文字要简练——高度提炼,风度“健美”。一篇文章不在于说了多少,而在于听者记住了多少;不在于讲了什么,而在于人家听进去了什么。因此,文章的语言必须做到简练精辟,要力求达到“增一分则肥,减一分则瘦”、“语不惊人誓不休”的效果。所以古人有“吟安一个字,拈断数茎须”的辛苦。如果把一句话说成3句,是罗嗦;把3句话说成10句是思路不清;把10句话说成30句是糊涂一盘。在说清、说透、说全的前提下,用字要尽量准确,用语要尽量简短,用篇要尽量凝炼。如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警句,火车道口“一站二看三通过”的提示都体现了这种效果。
! T3 O w" w( t! Q( R/ A0 e1 v, S
9 p" _1 [ P: H$ m 五、立意要新颖——角度要新,观点要鲜。要善于反向思维、多向思维,善于对一个事物进行立体透视,多角度观察;善于运用认识论武器,从共性中找出个性,从一般中找出特殊,发现此事物与周围事物的新的内在联系,从而发现新鲜的观点。如两个双胞胎相貌一致,从外表上很难判别彼此,本文由老秘网推荐,我们就可以抓住二人性格上的不同特点来加以区分;如写人,我们可以分别从男女、老少、胖瘦、好坏、高低、性格、爱好等不同角度、不同侧面来进行展示;如写一个满面皱纹的老人,虽不可能妙笔生花使其返老还童,但我们可以从历史风雨的冲刷、丰富经历的见证等特殊角度,展现其饱经沧桑的特点。 * L6 i7 f. U, K' R- s' X
# n# W% b4 O( x. Y) {9 d( B* q
六、论点要明确——提出问题,一目了然。要开门见山,不要拐弯抹角;要开宗明义,不要隐晦含蓄;要直抒胸臆,不要吞吞吐吐。提出问题要尖锐、鲜明,敢于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。论据的使用、论证的方法和过程都必须紧紧围绕中心论点来进行,在突出中心论点上下功夫,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如邓小平《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论》一文的开头,即是“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”,劈头一句,点明题目。9 \3 h5 O) H; e% Q( E& |
5 X3 V0 d3 z8 N, p: C: I, n6 j
七、论据要充分——引用证据,一清二楚。党委会和工作方法》一文中用“弹钢琴”的比喻,形象直观地说明了党委会工作的主次关系,用浅显的语言提示了深刻的道理。
$ N/ h( x; M! d9 t9 O6 r- I% x e. F+ ~8 u- l/ A2 L' s2 K
总之,文字材料的写作如果能把握好上述要求,那么它将更容易被别人接受,从而在指导工作、传递信息、交流经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