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12月,人民日报有文章指出:文风是党风的反映。运用“笔杆子”是实施有效领导的主要方法之一。领导机关的文件和领导干部的文章讲话,体现着党的声音,是统一思想认识、加强部署协调、指导工作落实的基本工具,政治性、指导性极强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端正文风不仅仅是咬文嚼字,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。文章讲话要达到一定的目的,真正能够指导实践,就必须改进文风,提高质量。文风与党风紧密相连,是党风的反映,必须从党风的高度审视文风。毛泽东同志指出:“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,都是党风。”文风还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。文风不正,形式主义、文牍主义盛行,就无法有效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无法运用党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,也就无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。说到底,文风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,而是对客观事物和读者、听众的态度问题,是思想方法问题,是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综合体现。$ W6 `0 W( n) C! y) s/ S: i+ W3 p
4 l, z# V, w. L2 p, ~8 h' e2 d…… 树立优良文风,必须同不良文风作坚决的斗争。近年来,尽管我们的文风有了一定好转,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,如冗长拖沓,长篇大论;华而不实,乱造概念;弄虚作假,内容失实;僵化刻板,千篇一律;故弄玄虚,虚张声势;矫揉造作,无病呻吟;等等。凡此种种,误国误民,贻害无穷。因此,改进文风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。9 b6 @ n0 R- J
3 h1 H& X! p8 j2 O8 W- G( [! @( ]
…… 弘扬简短之风。文章讲话不在长短,关键要看有无内容。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提出,文章要写得短些,写得精粹些。文风不实,是思想作风不纯的表现,是典型的官僚主义、形式主义。弘扬朴实文风,根本的是要端正指导思想。具体应在“三实”上下功夫,即在实事求是、实在质朴和实际管用上下功夫。邓小平同志指出:“我们开会,作报告,作决议,以及做任何工作,都为的是解决问题。”文章讲话要敢于面对现实矛盾,摒弃大话、套话、空话、虚话,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。% L# ^$ n# m4 c+ L! N
2 `7 ?- F z; M9 ^5 p
……弘扬创新之风。创新文风,首先要大胆解放思想,破除陈旧观念和传统模式的束缚,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,敢于说别人没有说过的新话,善于用新观念、新思维去研究解决新情况、新问题、新矛盾,不唯上、不唯书、只唯实。其次要大胆实践。唐朝大文豪韩愈说过,“唯陈言之务去”。文章讲话贵有新意,忌落旧窠。要克服思想惰性,不能当“收发室”,简单抄抄转转完事。5 G% C5 X( g. u) r3 y3 z1 z
) ]' l3 F, ~5 T( U4 h
……弘扬生动之风。所谓生动,就是讲自己的话,讲新鲜活泼的话,讲群众喜闻乐见的话。要增强文章和讲话的生动性,首先必须搞好调查研究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,也很难把文章讲话写生动、讲生动。通过调查研究,可以掌握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,可以学到丰富的群众语言。其次要不断学习思考。世上没有什么天才,写文章、作报告尤其是即席讲话,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充分的思考。博览群书才能信手拈来。领导干部不仅要勤于工作,更要勤于思考。, D3 S: ]# _( x- w% o- w1 Y
" V+ K$ I0 x7 A/ L6 @5 P& A" C
……弘扬鲜明之风。所谓鲜明,就是思想性强,提倡什么、反对什么,态度明确。思想观点是文章讲话的灵魂。好的文章讲话,应有好的思想、好的素材、好的语言,三者缺一不可。其中,好的思想居于首位,素材和语言都是根据思想需要来安排和取舍的。要使文章讲话有质量、有生命力,就不能原则来原则去,泛泛而谈,隔靴搔痒,而必须认真分析研究问题,在提炼思想上下功夫,揭示出带规律性、根本性的东西,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。
6 O! N$ f/ T9 R1 U" o& T5 T+ x8 P6 [2 r$ A
, d* D) d& P3 t! n公文写作的特点 / P) V" O! H# ?, h7 C/ f6 |
2 V' L1 m) J/ x" t
写公文也像品茶一样,有三个境界:第一道茶苦似生命,第二道茶甜若爱情,第三道茶淡如微风。一开始,感受公文,总觉得公文是千篇一律,令人生厌的八股文,总有一种对格式化公文的不屑和反叛感。写到一定程度,才知道,写公文的人,在充分理解文章主题,领会领导意图以后,完全可以把公文写得鲜活、写得生动一些。再发展下去,随着肚里“货”的积累,写公文不仅轻松而且能言之有物,能把写公文当成一种享受。
' d2 Y5 \7 @2 m5 L! k/ R3 |" R7 U" _& O- T
+ G+ T" d: o3 `, ?5 Z+ |* o; P
4 S) a* N0 g2 m7 a( S9 t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
) v5 L4 i/ w5 l! i6 Z3 f6 M: s' [# b6 }
5 V+ d$ a' T9 t5 f0 H! b1 ?4 J O; g- V- [
李天军在《秘书工作》2002年第6期发表文章指出,公文起草要注意“七戒”:一戒照抄照转,一定要把上面的精神贯彻到本地的实际工作中去;二戒师出无名,既要有上级的根据,也要有事实的根据;三戒无的放矢,对牛弹琴;四戒朝令夕改;五戒用语失准;六戒篇幅过长;七戒无物无序,既要有内容,也要有条理。
8 `* F! v9 y( K
( s$ @ o8 ~5 y/ _: \. O公文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写得活一些,要有精巧的构思,首先是标题要好,使人感到有读头;其次是身架要好,也就是文章的结构要活一点,其次是文章的身材要匀称,也就是公文的篇幅要因文制宜,防止又高又瘦或又矮又胖。
- z/ @8 M% b8 d5 r% U( L. s5 P- J% ~) P. b0 C
写公文,首先要观点鲜明,读者关心什么,你的意见是什么,不明确,其他再好也不是好文章;其次要表达准确,包括情况要反映得准确,观点要提炼得准确,例子要举得恰当,这需要有丰富的词汇,避免词不达意;第三,要生动,使人读了有利于消化,而不是倒胃口;第四是要注意逻辑性,逻辑性蕴含在文章的内容之中,表现为条理清晰、因果明确;第五,要开门见山,第六要文字精炼,简而不精不行;第七是要文字通顺,不能有病句,讲究句子的完整性;第八是措辞尽量不要重复;第九是文言和口语尽量少用,用了一定要恰当。
, u2 s% @+ ?* N/ Z7 j# _) M
8 v7 d/ G! @: W0 Q2 F: ?, n: l公文的主题与层次# V1 O) s3 u; y0 _
$ [1 M) Q9 t9 J
毛泽东同志在《反对党八股》中指出:“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,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,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,接着加以分析,然后综合起来,指明问题的性质,给以解决的办法,这样,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。”长洪以为,这段话对我们今天写文章尤其是写公文,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,可以这样说:不解决问题的公文不能算公文,解决不好的公文不算好公文。好的公文仍然要按照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写,层次要非常清楚。* ?4 [- L, X N# l5 f4 _: b. B; ?5 e
& s: y$ W+ f$ f/ C1 X1 W$ F
公文语言运用
9 a4 j' P1 h" }6 h( c
$ w- K% X% W+ E0 V8 h- O1 ^$ |公文语言素养要靠不断地学习和积累,可以从专门论述中学,也可以从典范公文和经典著作中学,还可以向老公文写作者学,向人民群众学;用好公文语言,关键是要适应公文的语体要求。提高公文语言运用能力,关键是要我实践,在实践中要有计划有目的,有分析有总结,持续不断。
6 ^6 _! y6 c) O* d7 Q u3 k; ?4 C/ t
: n4 z2 T+ |4 _1 I, f3 _公文是实用文体,强调准确性,强调权威性,因此公文语言特别强调简洁、精炼。做到简洁的关键是公文的主题要鲜明,使每一句话都为主题服务,与主题无关的一律去除。 9 Q* p$ w7 G9 F. i7 B5 ~
: p8 B. C! q0 p% G
大部分公文的语言要庄重,力求铿锵有力,给人一种十分严肃且不许犹豫的感觉。千成不能说话得“软绵绵的”或“模棱两可”,让人无所适从或不以为然。3 r$ z8 e3 d- h- I$ D9 V/ L1 d
K% t1 C. U# s5 h0 }! h, p抑扬辞格即先对主流进行肯定,然后“但是”,指出问题并分析问题。
5 K7 I; [! q6 W2 i" ^1 C$ T. A ]5 U& m
夹叙夹议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,一边摆事实,一边讲道理,以事证理,以理明事,事理融合,相辅相成。; Z) f q3 K+ M- i
# e, S8 }4 z" _
公文的主旨
) l6 m; L, @: a$ P- ^
3 Z" Q' h/ H8 ?# e% i# C公文的主旨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和作者主观思想相结合的产物,即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统一。它是公文的灵魂,体现了作者的总的思想倾向。 ……主旨必须正确、集中、鲜明。正确即一要合法,二要合实;鲜明即一要有针对性,二要清晰明确,三要完整,不能话到嘴边留半句;集中也就是要一文一意,控制好写作思路。 ……确立主旨一要领会写作意图,二要研究全局情况,抓住事物的本质。
/ F( p1 l4 q3 k* f m( _3 `
3 {" h% n7 |& S; `# y公文写作中的综合与结合
4 y: \- n9 ~" Q6 g- [# Y: @
4 Q& V% S0 Z# r0 Q* i; `0 q) a综合与结合是公文写作的基本技能,综合并不是知识、事物的简单相加,而是一种创造,一种创新,它是一种能力,一种功夫;结合是一种原则,只有结合了才能行得通,才能出特色。 ……提高公文写作的结合和综合能力,必须注意三个融会:一是意图与谋篇的融会;公文的基调是领导意图,谋篇的过程就是把领导意图公文化的过程,要围绕领导意图来明确主旨,确定结构,筛选材料;二是主旨与表达的融会。必须用主旨统帅表述,无论是结构安排、材料取舍还是语言表述都要服从于公文的主旨;三是观点与材料的融会,观点是公文的灵魂,材料是公文的血肉。 ……必须做到五个结合,一是理论与实际结合,学理论要下功夫,了解实际也要下功夫;二是上情与下情结合,结合的表现是提出的任务、政策、措施具体化;三是外地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;四是历史经验与现时实际相结合;五是内容与对象相结合。
$ p& X3 w; d* P8 b" ?- b
9 B/ F0 A0 v' `$ z! e公文的修改0 a: ^" x) J! @4 C, R* ^
: b0 ?, H# A- C% R0 x" M0 I8 B
公文不同于自由创作的其他文体,有一定的程式规范,因此更加需要进行修改,修改公文,对于初稿比较成熟的,可以用直接修改法;对于与写作要求差距较大的,可以面对面修改,时间紧的还可以口授修改;对于多人合作的稿子,应会诊修改;其他还有商量式修改、提示式修改、会商式修改。……修改别人撰写的公文稿件,一忌轻率,搞重复劳动;二忌取代,对别人彻底否定;三忌官僚,提些不着边际的原则意见;四忌唯我,把别人的稿子改成自己的老面孔;五忌显能,为表现自己的“高水平”而乱改别人的好稿子。
. y- `; M$ C( N+ C- I4 U+ j* X$ A/ _0 z: x; C: h0 z0 M# {
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' T5 L, F8 a( w- d' o! _
& v' |' o& g) y4 p' o# ?% x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