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讲人:姬瑞环 中共中央办公厅电子科技学院教授,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理事,2 [( _0 ` J* e6 k
& \1 n: q6 g6 w3 m- W
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培训专题内容
( l4 Y% {$ z" H7 Y$ T& ^5 h) e1 {9 m% O/ T
6 M! \( K6 k' ]* ~7 |' j ^
第一专题:公文写作基本规则! O' N* k \! d7 D$ A
第二专题:常用公文起草要领, @4 }, w$ T5 w( `) N3 U
第三专题:办公室建设与管理
5 H1 ^! ~0 G: Z0 H# G% c% k7 Z: S
# B1 y. q$ Q. j+ i) m( e第一专题:公文写作基本规则, C& M i7 U* N8 g5 G' _- o v
0 ^# r( v& t$ _5 E3 G! z3 V/ \一、认识公文写作的特点
. F/ r1 O8 B% q7 w" qa公文写作的根本特点:规范性强
: W- f) D+ H+ B受领导之命,代机关立言。“以文辅政”6 W% T( \1 |, `# d/ A+ j
目的:为处理公务服务,排斥个性化写作。
( [7 o+ ?, q6 P8 l f内容:真实地反映事实,排斥文学手法。% L7 s! |/ {0 a' } |/ a O" }
格式:具有规范体式,符合公文格式标准。
$ p% Y. M& C) R8 Z% J, {# P/ b表达:采用应用文体,恰当运用公文术语。
, ?7 y0 j+ O5 L& Q时限:在领导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。7 ^! Q# j3 r6 K( L, p; z. R( F
二、遵循公文格式规范 D$ D/ D0 `: S4 R
依据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标准(GB/T9704-1999)& V4 r- L- d; Z2 C
眉首:发文机关标识;发文字号;密级与保密
7 ^) j0 v6 V) Z: U期限;缓急时限;签发人标识;份号。8 s) F& p0 M) \# C( d/ E& M
主体:标题;主送机关;正文;附件;生效标识;: q$ I6 G3 L3 E: w# O! m, U% G
成文日期;附注。版记:主题词;抄送机关;印发机关;印发日期;印数。
9 p. e& j/ V9 ?6 l; R三、公文写作基本步骤与方法
3 K) A) M+ a' [(一)做好准备工作+ P7 _; g" ?) s! W
思想准备:接受拟稿任务后,拟稿人要明确行1 q3 J0 J1 }/ C! Z) I! D, P
文目的?主题?文种?公文重点?+ c( w/ n) A1 w. a) y+ k
材料准备:围绕主题收集材料。' i, X* F5 }5 v9 x- ~" [
方案准备:总体构思,确定篇章形式与表达方
" Q" l$ p: E2 u$ O. K1 Q1 j式,拟制提纲,确定各部分的基本框架。
3 o9 w6 o; { c(二)正式起草阶段(操作要领); `: t* a. o5 _$ `/ D
拟写规范标题;
% @& b+ X" |0 r$ v设计好开头和结尾;% }' g( m( K/ f! |8 g4 \0 P, ?
安排主体结构;8 M( w" Y" `+ i# `
确定表达方式。
$ [7 y, x6 ~7 W s' g注意事项:- Q6 ~4 ]6 D8 q; {
(1)接受任务后抓紧办理。6 h- N3 ?( v6 N$ B: x/ K
(2)根据提纲有条理地写作。* }, g; m; K% H7 B4 t
(3)联合发文做好协商工作。
( h' v- Y' d/ h9 X2 F5 L(4)处理好材料和观点的关系。9 j" S3 L) \. b% \8 u
(5)遵循公文格式规范。' B& B5 t$ z9 i# j' B" ~4 i% p
(6)符合文字表达规范。. `$ K. @# v! q1 ~3 Z& m- b
三、公文写作基本步骤与方法
9 V0 X) R) {) i6 a2 v(三)加工修改阶段作用:保障文稿更加准确、鲜明、简练。范围:
2 r* Z: s1 H4 K1 A& T审读内容:主题、观点、材料、数据等。
3 \1 c8 T: m/ ~7 C3 R推敲文字:字、词、句、段的讹、夺、衍、倒
9 N% J; K& n J; r# N6 ]方法:8 W+ U/ K1 r8 ?& h4 X$ ^
拟稿人读改法;4 D7 t( H' i: D; A. e+ V/ K8 S* v, U/ X
请人代改法;0 J B, x; ]! E$ R; ^- L; b% d
集体讨论法;" z5 ]/ k9 j/ @9 g" ~- x6 h& ?: Z" W7 F
冷处理法。& o. z: ?" j$ a
四、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
7 h& u/ G/ {4 V! ]6 U5 u(一)目的明确,行文有据,主旨单一。
7 m* x+ {0 K) W( _4 | p$ d2 r1、明确“为了……”;/ T8 T2 ]) K6 B$ J- M: V
2、明确“根据……”;$ S1 L7 G: J8 U; Z7 t0 ]. i
3、明确“干什么”。如:请示何事?通知何事?
2 @! T! n9 Q& s9 Y- G/ \(二)内容合法、务实、符合领导意图。
( K6 J9 _2 G- ~9 Q1、符合法律法规、上级规定、本机关既定政策规章,
9 M/ o% D8 X4 N2 \这是制定决策和发文的根据。3 ^) z( p) M7 _7 B
2、从实际出发,注意针对性、真实性、可行性。1 f% R; V9 |! ?
3、符合领导意图。(动笔前、起草中、完稿后)四、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(三)文字表达准确、鲜明、简练、得体。
& ~5 H c# p' r准确(概念清楚、讲究分寸、符合语法、要素规范), B/ V+ S: Y3 t3 }' E
鲜明(观点明确、用好标题、褒贬得当、段旨撮要)
+ M; ^4 q( M0 Z$ B- d- c$ n2 d" v简练(锤炼语言、去除空话、控制篇幅、层次分明)
0 _& T) j5 e, p' t6 d" Q* U得体(文体要求、书面语言、术语规范)(四)合理组织语言。2 Z1 g) W$ c1 A1 K
表意清晰;合乎事理;搭配合理;& I/ U. _( }! z6 R
成分完整;语序得当。) Y! L3 z8 J: d5 a/ Y0 f" F* A1 z
组织修改1 M* ~8 t0 X& {& t
五、把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规律3 V' y0 V h! U0 J
(一)提高逻辑思维水平。* Y! P& F8 `; R# `3 v
常用思维方法如下:
4 S+ c: P8 O( A: E {* B! ~模式化思维(从不同文种角度思考)
- w9 ~8 X; P: F$ w) Z0 N对象化思维(从收文机关角度思考)
% `* }0 E) o- U6 @9 l7 M1 K辩证思维(全面、发展、变化地思考)
/ {! V( p7 g' u; A+ {散点思维(多角度地思考)6 [ @! }* E% v' M$ f+ ~$ x/ B
求同存异思维(思维与领导趋同)
- F- D9 Z' M) i0 \$ y6 J% p(二)找好角色定位与行文角度* Q* L$ L+ z8 R' U6 z5 y
总原则:受领导之命,代机关立言。
9 Y m* M* y$ A代拟文稿:要认准领导身份和职位特征;* u- Z" G8 X7 \
对外发文:要考虑收发文机关的地位特征;
3 A6 k, m7 k2 j- k5 Z, |区别文稿应用范围,内外、上下有别。
& _$ @8 V) U+ |$ e2 ?9 F3 ] j(三)符合行文的逻辑(严谨性)要求题文相符,首尾呼应,前后贯通横向(并列)结构1 _4 K) m4 w5 a) S( {
没有严格的顺序要求,重要内容前排。纵向(递进)结构' w; ~# }% M7 m3 e1 D" u
务虚到务实或务实到务虚
' b0 @& p6 Q+ \$ [提出问题——分析问题——解决问题2 [# V) ^" c$ E3 G
为什么——干什么——怎样干纵横结合结构(总结、领导讲话稿)因果结构(查清问题的调查报告)总分结构(外在的表达形式)五、把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规律
6 ]) ^# x" j% }6 R d7 {6 p5 D) g(四)认真处理好三种关系
% v+ g* M F" `* ? S1 p作人和作文的关系! k- ^- x( U0 `& C9 F
先作人,后作文。文如其人,人如其文。
, m1 R# G6 a+ o/ j, G# [2 U) z有定法和无定法的关系
) q2 P* S1 i5 {文有定法:符合公文法规与约定俗成的规则。+ E( l7 @* z: @7 {% m
文无定法: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在实践中学习运用和掌握规则。0 B! t" d" i: R |. Q
文中无我和文中有我的关系代表机关发言,不能有“我”的看法。+ j$ H5 Y, z' e3 V: y; x% b& Y
反映个人修养,有时要突出体现“我”的看法。
; [3 g( j' m) y& y2 H. l) q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