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来送往,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,是表达主人情谊、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。尤其是迎接,是给客人良好第一印象的最重要工作。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,就为下一步深入接触打下了基础。迎接客人要有周密的布署,应注意以下事项。
3 J2 {; h" W, l5 j& N (一)对前来访问、洽谈业务、参加会议的外国、外地客人,应首先了解对方到达的车次、航班,安排与客人身份、职务相当的人员前去迎接。若因某种原因,相应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,前去迎接的主人应向客人作出礼貌的解释。
( g2 T7 w ]: `2 ]& M (二)主人到车站、机场去迎接客人,应提前到达,恭候客人的到来,决不能迟到让客人久等。客人看到有人来迎接,内心必定感到非常高兴,若迎接来迟,必定会给客人心里留下阴影,事后无论怎样解释,都无法消除这种失职和不守信誉的印象。' E* z+ S: H8 ~# O7 L
(三)接到客人后,应首先问候“一路辛苦了”、“欢迎您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”、“欢迎您来到我们公司”等等。然后向对方作自我介绍,如果有名片,可送予对方。注意送名片的礼仪:' C- R( c- X& V+ n" x
1、当你与长者、尊者交换名片时,双手递上,身体可微微前倾,说一句“请多关照”。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,可以用请求的口吻说:“如果您方便的话,能否留张名片给我?”$ V' ? d. e" ?; {: o( l
2、作为接名片的人,双手接过名片后,应仔细地看一遍,千万不要看也不看就放入口袋,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。
) o# Q/ x; a! y8 T) N (四)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交通工具,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忙准备交通工具,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。$ u& g4 G' g, f0 v; W( j$ V+ k* ?
(五)主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住宿,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,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、设施,将活动的计划、日程安排交给客人,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、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。
- P& T3 W. h; ?# d* m5 w* e (六)将客人送到住地后,主人不要立即离去,应陪客人稍作停留,热情交谈,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,比如客人参与活动的背景材料、当地风土人情、有特点的自然景观、特产、物价等。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,主人不宜久留,让客人早些休息。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、地点、方式等告诉客人。# I8 c$ f* ?' x# d
二、接待礼仪
9 U* ?& b. K3 R: U! g6 K) x+ g. D 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6 Q. w# }& Q( e# a S6 P8 r (一)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,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,以及何时回本单位。请客人留下电话、地址,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,还是我方负责人到对方单位去。) D# {3 V+ u) t& e9 n3 Q- g
(二)客人到来时,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,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,若客人愿意等待,应该向客人提供饮料、杂志,如果可能,应该时常为客人换饮料。
, A( y# r0 p" ]' D/ ^( O; b% Z (三)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,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。9 @0 _* W! v9 w. z
1、在走廊的引导方法。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,配合步调,让客人走在内侧。9 E" h- |% d" G |. S" w# D i
2、在楼梯的引导方法。当引导客人上楼时,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,接待人员走在后面,若是下楼时,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,客人在后面,上下楼梯时,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。; ?* L* W; ]6 S; e
3、在电梯的引导方法。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,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,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,到达时,接待人员按“开”的钮,让客人先走出电梯。
6 t. Y5 a: b" c- } 4、客厅里的引导方法。当客人走入客厅,接待人员用手指示,请客人坐下,看到客人坐下后,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。如客人错坐下座,应请客人改坐上座(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)。" e6 e7 R, ] e q& T* n7 P. O( m
(四)诚心诚意的奉茶。我国人民习惯以茶水招待客人,在招待尊贵客人时,茶具要特别讲究,倒茶有许多规矩,递茶也有许多讲究。
* g! S, @- S. ~6 Z. h2 F6 `' T 三、乘车礼仪* j4 B( r. M0 e6 y* Q
(一)小轿车+ H, `5 d# V- F& H
1、小轿车的座位,如有司机驾驶时,以后排右侧为首位,左侧次之,中间
3 u7 O! G- {1 f: e 座位再次之,前坐右侧殿后,前排中间为末席。/ Q! W* }2 I8 R' }- D' W/ g% _' ]7 B
2、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,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,后排右侧次之,左侧再次之,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,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。% Y* ]8 B0 w* q0 _* ~
3、主人夫妇驾车时,则主人夫妇坐前座,客人夫妇坐后座,男士要服务于自己的夫人,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,然后自己再上车。
6 T( w. H* @5 {7 ]9 F7 ` 4、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,则应邀友人坐前座,友人之妇坐后座,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。; b: f I) ^0 G# o" t' o7 k8 q
5、主人亲自驾车,坐客只有一人,应坐在主人旁边。若同坐多人,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,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,此项礼节最易疏忽。
: `; F( }/ b" d1 z& M9 L& y 6、女士登车不要一只先踏入车内,也不要爬进车里。需先站在座位边上,把身体降低,让臀部坐到位子上,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,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姿势。1 t! F4 D9 v7 a3 x6 j1 X3 `
(二)吉普车; s8 J2 C, @0 A$ Y) V# \
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,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,后排右侧次之,后排左侧为末席。上车时,后排位低者先上车,前排尊者后上。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,后排客人再下车。
( m1 f* x$ M+ U* b6 q (三)旅行车
" R% s' ~; S6 r) C 我们在接待团体客人时,多采用旅行车接送客人。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,后排依次为小。其座位的尊卑,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。7 v. k8 }8 ?7 A) S, N$ \
四、馈赠礼仪
& `) ]; v% c. _5 f) `, F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,接触面越来越广,一些迎来送往及喜庆宴贺的活动越来越多,彼此送礼的机会也随之增加。但如何挑选适宜的礼品,对每一个人都是费解的问题。懂得送礼技巧,不仅能达到大方得体的效果,还可增进彼此感情。
+ n+ p2 X* x2 X( t1 Q# c 送礼忌讳
! u: ]9 P$ n) b* v1 F 1、选择的礼物,你自己要喜欢,你自己都不喜欢,别人怎么会喜欢呢?- @. w1 j* ?, ?* h+ ?# H( x. ^- v
2、为避免几年选同样的礼物给同一个人的尴尬情况发生,最好每年送礼时做记录为好。8 `" D1 Q9 E% j
3、千万不要把以前接收的礼物转送出去,或丢掉它,不要以为人家不知道,送礼物给你的人会留意你有没有用他所送的物品。. u. K! u7 |: G2 V; E" q- e. c
4、切勿直接去问对方喜欢什么礼物,一方面可能他要求的会导致你
* L* i: Y- k* |! D( ^ P 超出预算,另一方面你即使照着他的意思去买,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就是:呀,我曾经见过更大一点的,大一点不是更好吗?”
( S( @& s+ e6 J# K8 P 5、切忌送一些将会刺激别人感受的东西。' [0 z6 F/ K* X4 A( L0 W
6、不要打算以你的礼物来改变别人的品味和习惯。0 Y9 s! Y+ g. g, J/ B1 W, ^- h! {! L
7、必须考虑接受礼物人的职位、年龄、性别等。
5 P2 O4 G! M. p- t) u- Z 8、即使你比较富裕,送礼物给一般朋友也不宜太过,而送一些有纪念的礼物较好。如你送给朋友儿子的礼物贵过他父母送他的礼物,这自然会引起他父母的不快,同时也会令两份礼物失去意义。
7 i" K" D1 Z8 \, b" D! s 接受一份你知道你的朋友难以负担的精美礼品,内心会很过意不去,因此,送礼的人最好在自己能力负担范围内较为人乐于接受。" K3 Z8 s6 d9 ~6 B) ^2 V/ N7 \0 C# v
9、谨记除去价钱牌及商店的袋装,无论礼物本身是如何不名贵,最好用包装纸包装,有时细微的地方更能显出送礼人的心意。. x8 X& |: d2 C" i1 ~' A0 z
10、考虑接受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你送的礼物。
+ P- x* P) A1 e0 o! }6 \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