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%的被调查者认为秘书与领导是“一般的上下级关系”;23%的被调查者认为秘书与领导之间是“依附关系,领导发展得好不好,决定了秘书发展好不好”;其余22%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秘书与领导之间关系“说不清楚”。: e) P" O" F: F& ^% i
以上是本次“党政机关秘书群体形象”问卷调查的结果。那么,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实然与应然究竟如何?
8 t# x/ ^, l. L3 g7 A! H" Z( W “领导与秘书也是0 w0 p, d' k1 [8 Y. ?
一种‘互动’关系”. D4 C! l/ ~( u2 v8 t5 w
《决策》:有人说“什么样的领导决定什么样的秘书”,应当如何看这句话?" a- F! p5 [) q6 J) [
缪传真(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政工处长、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):我不是很赞成这句话。领导可以叫秘书怎么做,秘书却能影响领导怎么说。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博弈。领导总是希望秘书按照我想的来写,秘书的心思也总是希望领导按照我写的来讲。当然,领导会不会按照秘书写的讲,秘书也不能确定。两个高智能的大脑碰到一起,各自生产着自己的思想,相互影响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难分主从,莫辨轩轾。 e( z" o$ `$ s
秦德君(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):一般说,这话是对的。领导是主导,秘书是从属。但领导与秘书也是一种“互动”关系。秘书工作质量影响着领导绩效。比如秘书掌握和提供的情况、信息,会影响领导的判断和决策。一个机关,如果秘书总体水平较高,那么机关工作效率就比较高,“行政输出”能力就比较强健,反之亦然。因此,秘书工作也是“领导力”的组成部分。- d/ Q v- F! A6 C
《决策》:现实中,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应该如何去概括呢?) k- q% g- m5 R6 o
谭一平(职场问题专家):要用一两句话来概括现实中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很难。但是,据我的观察,我认为现实中秘书与领导的关系至少有下面几个现象:0 P. v* x9 s+ ?1 T
第一个就是忠义不明。秘书到底是对领导忠还是对组织忠,秘书与领导之间到底是朋友关系还是其他关系呢?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很简单,但是很多秘书在这个问题上很困惑。
+ t9 R5 k5 i) x' E 第二个是人格依附。很多秘书对领导产生了人格依附。从前段时间中纪委关于领导“身边人”的规定中,也可以看出这一现象。现在秘书和领导的关系私人化了,很多秘书为了得到提拔,给领导充当“白手套”。一些秘书觉得我当上了某位领导秘书以后,我就是他圈子里的人,心理上有一种归属感。但实际是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. K5 ^: R, n9 d5 ] {7 H9 ~# s
还有一个就是机会主义。一些秘书有机会主义,怎么对自己的发展最有利好,就怎么做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我来当秘书就是要发展的,要离开这里跳上一个更高的台阶。
! y* x: U3 r5 d7 n( ?) O+ @; y8 h 《决策》:那么,领导与秘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?
2 |' ?: J9 R9 g0 k( K 谭一平:秘书跟领导的关系,应该像乐队中指挥与小提琴手的关系。领导是指挥,秘书是一个小提琴手。小提琴手要根据指挥去工作,但他工作目的不是指挥本身,而是听众。这两者只是工作关系,而不能将秘书和领导的关系庸俗化。
& h* c4 q' W9 X* }' O, @ 秘书要讲原则讲政治,并不总是要夹着尾巴做人,该表态的时候还要表态。秘书可以为领导帮忙处理一些私事,但是秘书不是领导的家人,更不是附属。
9 Z) Y* r3 u; F7 I 缪传真:过去我在县里面当秘书的时候,经常最后一个到饭堂去打饭。有一次我去打饭的时候,打饭的师傅给我讲一句话,说你时时要记住,跟组织,不跟人。当然,这句话不是他原创的,是以前的一个秘书告诉他的。这句话,我觉得非常有道理。我现在只说我在某个地方当过秘书,因为我是这个组织的秘书,不是哪位领导私人的秘书。
$ X3 |1 C5 A8 I 在这个定位下,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就很明朗了。秘书就是领导的辅助者、协助者,是领导的助手、助理,是领导的参谋与智囊。当然,这种关系不是固定的,根据不同的秘书、不同的资历、不同领导的授权,这种关系会有不同。* o) R( W# g- z7 h
“改变政治生态: _& q, b1 _& D4 J6 j/ }1 E
才能起根本作用”
8 E, Z2 y6 S# `8 ~ 《决策》:对于现在领导与秘书关系的怪现状,有人建议应该从秘书的遴选上着手,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?现在领导的秘书一般是如何产生的?' Q( n4 q8 M& }2 E% h) q k, b
秦德君:目前各个地方、各个部门领导秘书产生的方式都不一样,很多种方式并存。可以是公开招聘的,可以是相应部门推荐的,可以是从有关岗位调任的,也可以是领导自己选定的。这很正常,因为秘书就是为领导服务的。
% |) \6 m$ Z. C7 X, ?& B; q 其实,建议规范秘书遴选的人,是想消除“秘书腐败”。在他们看来,“秘书腐败”的根源在于秘书与领导关系的怪现状。这并不正确。“秘书腐败”是由很多原因形成的。举个例子:一个高校成立一个学院,院长上任后设了个类似秘书的办公室。任何人要联系院长、找院长,须先经“秘书”这一关。秘书会问你一些情况,经秘书“过滤”后,再告知院长,然后联系上你。这就决定了找“院长”,必先“重视”秘书、通过秘书这一“关”。久而久之,秘书成了一种厉害的“潜程序”。秘书手上,逐渐形成某些“隐性权力”,最后导致腐败产生。
1 }7 d9 y6 O* L# t1 { 《决策》:那么,秘书与领导的关系,应当如何从实然走向应然呢?
' b1 c8 C; b5 b" g2 v/ j$ a- ]8 j 缪传真:讲秘书与领导的关系,不能不讲现在的政治风气与生态。现在的政治生态有几大毛病。第一是重私德、轻公德。秘书给领导写好一篇材料,这是公德;如果秘书给领导送了点礼,请领导吃了一顿饭,这是私德。其实这两项事情,孰轻孰重,一看就知道。但是在某些人看来,写材料是公事,是应该的,轻;送礼虽然是私事,但是重。前者是理,后者是情。我们都在情理之间周旋。第二个就是人治思维盛,法治思维相对薄弱。第三就是官本位思维根深蒂固,民本思想有待提升。其实中国不缺乏民本思想,儒家思想讲“天人合一”就是对人的尊重。我们提出“以人为本”还不久,现在还是官本位思维影响深远。还有一个就是在改革过程中显规则不定型,潜规则很管用,这很让人头疼,更让人痛心。
4 Y* n$ Q& P1 I3 {6 }( f: H! | 这就是目前领导与秘书关系的一个社会背景,这个背景决定了领导与秘书之间的关系。在这种背景下,秘书与领导之间就不得不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,让秘书成为领导的手足。所以,要真正避免现在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异化,就必须从大的环境着手,从整个政治生态和政治风气着手,这才能从根本上起到作用。文/徐浩程
8 G* D7 I! \4 l; _( e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