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书与领导关系再好,在私人空间里,秘书也要主动地和领导保持距离。工作务求默契,亲密不可无间。距离产生美感,也产生安全。从1990年进入县委办公室,2009到年担任省直机关某局的政工处长、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,缪传真虽然几经工作调动、岗位变动、职务升迁,但总体上做的是机关秘书范畴的工作。他把自己的感悟写成了长篇小说《领导班。本刊曾刊发过第一部的缩写本》。前不久,缪传真在接受《决策》采访时,讲述了他20年的秘书生涯与他眼中的秘书群体。 / n! c0 A4 V6 J, n$ q* F3 y
- _) K6 P9 D0 T* z/ a' F( k, f ; t& I$ `2 m9 i
2 ?0 u# C4 L* U' I% ~ 3 q# k$ a, V6 i" g6 V1 H0 d/ C5 K
( `! ^* x. Y6 {7 ]* L9 ^1 \我是一个年龄不算太大的老秘书。20年前,25岁,我因为写了一篇调查报告,被当时的县委书记看上了,进了县委办公室,给分管党群的书记当秘书。“辛苦遭逢起一经”,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秘书生涯。那时,好多朋友都羡慕我。第一回跟领导下乡。调研结束的时候,我礼貌地给他开车门。我开的是副驾驶的门。领导没有理会,自己开了后面的车门钻了进去。后来,有人点拨我,领导坐车是有规矩的。第一回给领导写讲话稿。领导把我叫去,指着其中的一段,非常和蔼说:这“一段话不能写。”我说:这是事实。”“他说:我这是对政协委员讲话。和他们讲话,态度要好。指出问题,也不能让人听着不舒服。”我明白“一人向隅,举座不欢”的道理,领导者总是在周全地考虑全局。秘书关注着文字的真理性,领导评估着讲话的有效性。县委书记和县长基本上全身心放在工作上的,不分八小时内外,工作连轴转。秘书与领导,形影不离,合拍共振。一样的更到更、夜到夜,风里来、雨里去。有一次,“八五计划”地委来人主持开研究了一个星期的会,最后一天,县委书记出会场一阵头晕,差点撞到墙上。就那样,他还一手按着小腹,一直带病工作。这就是身教。后来,我先后当了两任县委一把手的秘书。随后,机缘巧合,我调到省里。在这个厅局,我先后担任过3位一把手的党组秘书。我体会到当秘书的艰辛,酸甜苦辣,五味杂陈。中夜思之,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。
. k" _ ~& W; N6 |, J- ]+ o- B. r# Z2 x4 v: L7 `$ x
6 x {' [ G; ^( c
' V2 b& t$ g$ i当秘书,除了文章好、品行好之外,我说,还有三条很重要:一是身体好。身体不好,经不起摔《三打,受不了折腾,再有才华,也只能像国》上的郭嘉那样自动出局。所以,我拜师学艺,打太极拳。二是脾气要好。一为秘书,就意味着化小我为大我,从有我到无我,委曲求撑开肚皮,装得下饭菜,装全,随曲就弯。得下知识,装得下秘密,也装得下委屈。三是运气好。给谁当秘书,没有自主权、选择权。能不能遇到好领导,靠运气!面前随口夸了你的才华,领导回过头来认真地看你的材料,印象就特别深。领导越信任,干涉越少,写作的自由度越大,越能挥洒自如。反之,就会畏首畏尾,裹足不前,越写越差,最终被彻底淘汰。秘书写材料有很多“不足与外人道也”的苦衷。
+ O6 Q% U& C+ W9 D2 Q+ b, O3 t, ?" V* w0 n7 D5 k) s
9 A$ M: X2 y/ b; G0 {
6 C& M! f3 A+ G- O5 N: _- N第一怕劈头三斧子。领导时间宝贵,有时候改稿子,没有通读,抓笔就挥,大负责任的秘书写材料,就像裁缝删大改。做衣服。如果领导什么都不看,拿把大剪刀,在你的成衣上剪一个大窟窿,那就很面对着这个大口子,如同面对自己麻烦。身上的伤口,你不敢更动,又不能不动。动,也只能围绕口子缝缝补补。常常搁笔叹息:老先生为什么要在这儿开个口“子,是不是要在这儿缝个口袋?这不破坏了整体布局吗?郁闷!”
( E1 S2 r/ G: u: Q x; h0 L2 }/ [ Y% ]2 e! E3 r. ]
* J4 J1 g3 h8 {0 c2 e5 T/ ]2 E: ~& \. N( ]
第二怕领导不能会意。公务文字都讲究个深入浅出,文字浅显。但是,有时也回避不了生僻字和引用语,这时就让人踌躇:怕领导误读。领导不是训诂学者,念错字,读破句,与情可原,与理可通。写稿子的时候,秘书就要考虑,少用生僻字,少引古诗文、外国语。对生僻字,那是对领可不可以注音呢?似乎也不妥。导文化水平的低估。有时候,秘书只能有意无意地在领导面前唠叨这句话,但是,领导哪会在意你的苦心呢? . s0 w5 c4 T. |# X- z
2 e8 P/ Y" W7 B+ i! Q+ R9 F
9 A Z2 }, `$ x k3 x6 o$ c" w
- M3 h0 ^! X4 y$ ]) g/ C5 k第三是对现行机关文风深恶痛绝。公文太长、太空,上下相套,左右相袭,津津于辞藻,沾沾于耦合。文字上习惯于标题齐整、段落规整、句式工整,形式上过分雕琢,逻辑上过分周延,而内容空洞,精神僵化,思想苍白。我强烈呼吁,要像唐宋八大家反对六朝骈骊文,彻底变革公文文风。文风不改,学风改不了,思想更新不了,官僚习气去不了。
) @+ Z) F$ L' P% ^5 h& A
1 e' T! [1 Y m 8 _ _$ U) _5 E- Y* v0 U" E
4 f$ v; m9 p: s3 y
近水楼台先得月,也需要有才能。“非学无以广才”在纷繁的信息中,迅速汲取有用的知识,是秘书的基本功。秘书是杂家,是通才,涉猎不能不广,思维不能不敏锐,情况不能不知,文件不能不学,书本不能不读。工作,逼着我们苦学、多学、快学。而在一知半解,囫囵吞枣中,精神世界也不知不觉地丰富起来。跟在领导身边,耳濡目染,潜移默化,秘书的受益是全方位的。领导们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艺术,对急难局面的控制能力,对无可奈何之事大而化之的水平,无处不是学问,却又是任何学校学不到的真知。行政能力,更需要综合素质,而不是专业知识;更需要工作经验,而不是理论水平。秘书每天接触的都是各式各样的行政实务,蕴含着资政佐治的真经。
- L6 _, R6 m; x: [8 D( g# G2 C( o. |
5 n# a& }* t$ S& v( {! F
+ B% g9 T* ?7 q" ] k8 N5 p" p o% `秘书学是一门实学和显学,因为它继承了领导学的衣钵。马丁路德说:“不择手段,完成最高一定级别的领导,都有一定的道德。”那么多领导在运用权术和心术,影响着秘书。这些秘书当了领导,又去影响下一代秘书。这是社会的悲哀。我常常想到康德的话,惟有头顶上浩瀚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,令我永久地敬畏。
2 M: o$ _) D4 L7 s" X; f3 y9 ~2 l/ @$ w/ H' `" C! G
2 K) v9 c# l) }, o2 x" ~
* ?7 o Y0 Y1 z0 l; ~, Q |当秘书要有操守。党政机关的秘书,是国家公务员,是一个体面的社会公职,不是领导的附属品,不存在人身依赖和人格依附。我在县委办的时候,有一次去食堂打饭,食堂的师傅对我说:当秘书,“风光。但要记住,跟组织,不跟人。”这是一位得道的师傅。我铭记他的话!领导对秘书再好,在私人空间里,秘书也要主动地保持距离。工作务求默契,亲密不可无间。与闻过深,实为祸因。这一点,古往今来,殷鉴斑斑。距离产生美感,也产生安全。当领导升迁的时候,也许身为他们的秘书,没有沾上很大的光。但是,当另一种情况出现时,却可以保持纯洁的品质、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人生,无私于组织,无愧于家人,无悔于付出。
; G$ r y7 O. o5 P# h$ j
0 o) H4 N6 d8 |7 ]" D" B9 h 5 b- m: L- D: t$ f4 G
$ d2 {! C. x+ V" j# k4 H
文字是秘书立足之基”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因为文无成法,文无定法,所以文人相轻。身为秘书,第一要务是用手中的笔,用文字功力征服周围人的眼球。文字的生命力来自于作者的活思想。思考力决敏锐而深刻的思考,是文字材定竞争力。料的“根”这需要长期的思维训练。。材料没骨子,文字不过关,在秘书堆子里站不住脚。照我说,公文如八股,入门之后,组织文字并不难。特别是现在,文档电子化,办公自动化、传输网络化,剪剪贴贴,修修补补,在旋转的万花筒里,绽放出缤纷的锦绣文章,外在炫目,内在干瘪。这样速朽的文字,写起来就更不难。当秘书,写材料,难在被领导认同。要写到领导只要知道这个材料出自你之手,他就放心,就不再去挑挑拣拣,对你的材料全盘接受,文不加点,成了不刊之作。这种状态才是最好的。很多情况下,别人的评价,影响着领导对你的认可。领导很忙,没有那个耐心赏析你的文字。这时,不相干的人在领导“工作务求默契,亲密不可无间”秘书岗位很能锻炼人、培养人,充满了机会。秘书队伍是领导干部的摇篮。机关秘书不是终身职业,它只是一个过渡,一个晋升之阶。■缪传真 |